在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氣相色譜的工作原理,進樣器將樣品引入系統(tǒng)后,載氣將樣品組分帶入色譜柱進行分離,分離后各組分在載氣輔助下進入檢測器被檢測,通過信號轉換,記錄系統(tǒng)得到樣品組分的響應信號,獲得色譜圖,最終可由色譜峰的保留時間、峰高和峰面積來進行定性、定量分析。
氣相色譜中,檢測器的溫度設定肯定是有很重要的影響,那么選擇合適的柱溫以及對柱溫進行控制就很重要了。
首先,應保證柱溫不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溫度(即色譜柱的最高耐受溫度),避免固定液流失而影響色譜柱柱效和使用壽命;
其次,選擇合適的柱溫,柱溫的選擇應使難分離的兩組分達到預期的分離效果,峰形正常而分析時間又不長為宜,一般柱溫應比試樣中各組分的平均沸點低20-30℃,通過試驗決定。對于沸點范圍較寬的試樣,應采用程序升溫,按預定的加熱速度隨時間呈線性或非線性地增加溫度。一般升溫速度是呈線性的。
最后,特別是要保證儀器柱溫控制的穩(wěn)定性、均勻性,以及實際溫度與預設溫度之間的一致性。一般氣相色譜儀柱溫控溫精度為±1℃,有些廠家的可達到±0.1℃,部分廠家的氣相色譜儀柱溫控制精度更好,如魯南瑞虹化工儀器公司SP-6800A控溫精度優(yōu)于±0.1℃,美國熱電公司Trace GC ultra 氣相色譜儀控溫精度可達0.001℃。
下面氣相色譜聯(lián)用儀在來給大家看一下氣相色譜的進行系統(tǒng):
常見的氣相色譜進樣口和進樣技術都在下面:
最后氣相色譜聯(lián)用儀小編來拋給大家一個問題:什么原因會引起樣品進樣后不出峰?
知道答案的朋友們可要來杰星科技公眾號進行關注和留言!